2008年4月1日 星期二

骨質疏鬆症 脊椎壓迫性骨折的新療法

4月1日
骨質疏鬆症 脊椎壓迫性骨折的新療法
骨質疏鬆症 脊椎壓迫性骨折的新療法
骨質疏鬆症 脊椎壓迫性骨折的新療法

IVEP獲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銀牌獎肯定

脊椎體內撐開支架 讓原行動不便七旬老翁重新行走 提升生活品質

隨人口老化,骨質疏鬆症發生率愈來愈高,特別是60歲以上人口,女性發生率18%、男性發生率13%;今年72歲的周先生因罹患類風濕關節炎,造成多發性關節病變,全身從膝關節、肩關節及脊椎皆產生病變,多年來不良於行,其疼痛嚴重影響生活品質;經萬芳醫院吳興盛醫師成功為膝關節開刀減輕疼痛後,周先生主動要求吳醫師,替他因為長期服藥以致骨質疏鬆產生壓迫性骨折的脊椎開刀;在吳醫師使用新型脊椎體內撐開支架為其手術後,恢復情況良好,從不良於行到現在可以自行走動一小段路,大大提昇了周先生目前的生活品質。  

萬芳醫院吳興盛主任表示,骨質疏鬆症是全身性的疾病,由於骨鬆平時不會有症狀,很容易被忽略,但卻會因輕微受傷而導致嚴重骨折,這種病理性骨折常發生的部位有手腕、髖部及脊椎。其中尤其以脊椎部位最為麻煩;因為脊椎的神經構造相鄰,一旦有骨折時容易壓迫,導致神經壓迫症狀,包括:疼痛、駝背、行走困難、影響生活品質、嚴重時甚至可能造成下半身癱瘓。

吳醫師指出,過去在骨鬆脊椎壓迫性骨折治療方面多採用藥物止痛、穿戴骨架防止脊椎變形等保守療法、或使用抗骨鬆藥物,防止骨質再流失、增加骨密度等;即使如此,仍有部份患者因為腰背疼痛與變形、駝背的狀況持續發生,在保守治療無效時仍需採手術治療。手術治療方面,目前發展出椎體成形術(vertebroplasty)及椎體再造術(kyphoplasty),兩者的作法皆是灌注骨水泥(cement),差異在椎體成形術是將骨水泥灌注在壓扁的椎體內,而椎體再造術則是先用氣球把壓扁的椎體撐高後再灌注骨水泥,兩者均有相當程度止痛效果,副作用則是兩者都有骨水泥外漏的危險,一旦不幸發生骨水泥外漏,可能會造成脊髓神經壓迫,嚴重時甚至有半身癱瘓之虞。

有鑑於此,萬芳醫院吳興盛教授針對此類疾症,與團隊成員研發出一種新的植入物,這種新型椎脊体內撐開支架(Intra-Vertebral Expandible Pillar)簡稱IVEP,材質為鈦合金,從病患脊椎體後方經椎莖(pedicle)處植入,除可避免發生骨水泥外漏壓迫傷害神經之缺點外,還有撐開、支撐的作用,可重建壓迫的脊椎體高度,並可改善駝背的問題。這項研發更獲得2007年國家醫療生技品質獎銀牌獎的肯定。

IVEP植入的位置在脊椎解剖位置安全性上,其安全性與臨床學術成果並曾分別於韓國、亞太骨科醫學會(APOA)及英國,世界內視鏡脊椎微創醫學會(WENMISS)上發表,獲得國際與會醫師、學者、專家的肯定。IVEP植入手術的恢復期與椎體成形術、椎體再造術差不多,傷口較大,優點是避免骨水泥外漏以及有立即支撐、永久性骨融合以避免脊椎再垮下來,可能的風險包括:神經傷害及一般開刀風險,在衛生署核可後已於萬芳醫院、北醫附設醫院、三軍總醫院及台大醫院等施行,已有三、四十例,目前沒有發生神經傷害案例,患者術後反應良好。IVEP目前屬自費項目,一個支架約新台幣四萬元左右。

吳興盛醫師強調,骨質疏鬆症是現代人的文明病之一,骨鬆症脊椎壓迫性骨折除有神經壓迫症狀之虞外,更因患者長期姿勢前傾、駝背畸形的「骨牌」效應,導致多節脊椎持續壓迫變形。研發IVEP的目的之一,就是希望防止此一連鎖反應,為此類疾症的另一種新型治療,亦提供民眾另一種手術治療的選擇。




(繼續閱讀...)

留言: 張貼留言

訂閱 張貼留言 [Atom]





<< 首頁

This page is powered by Blogger. Isn't yours?

訂閱 文章 [Atom]